投稿邮箱:service@365xczx.com

振兴要闻
四川广元昭化:便民服务事项“村能办” 小改革提升基层治理大效能
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3-02-10 12:00:00     【字体: 】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探索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微改革”,积极推行便民服务“村能办”审批模式,变“村代办”为“村能办”,变“群众跑”为“数据跑”,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就近办”,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村能办”运行以来,已累计为群众办事1.8万余件,群众办事时间缩减8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在“村能办”基础上,延伸建立“企能办”,针对企业服务、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更为便捷高效服务,优化企业办事流程36项,推动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成功入驻泽瑞堂、水晶饰品等50家企业,推进建设广之铝、新发、玉龙家具等33个项目,实现美好世家公司从签约到投产用时83天的“昭化速度”。

一、充分整合资源,建平台“真便民”

广元市昭化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幅员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县。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昭化区由29个乡镇(街道)优化调整为12个镇,镇均幅员面积由49.65平方公里增加至120平方公里;建制村由210个调整为126个,村均幅员面积由6.85平方公里增加至11.43平方公里。随着镇、村服务半径扩大,群众办事存在往返跑路、成本高、办事环节多、资料重复提交等问题。昭化区坚持以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五个一”机制,通过视频连线将便民服务从区镇“窗口”搬到“村口”,95%以上的民生事项“不出村”办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建设一套“村能办”系统。统筹资金320万元,采购“村能办”设备187套,为全区12个镇150个村(社区)服务窗口配置一台彩色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一部可视电话、一台电视、一套政务外网、一本记录台账“六个一”系统设备。系统网络搭建在“远程教育平台”,并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联。

(二)配齐一支服务队伍。优化调整服务力量,统一设置镇村便民服务综合窗口,配备2-3名“全科”业务干部。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延伸服务触角,拓展便民渠道,发动党员干部主动联系所在网格范围内群众,甄选35岁以下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党员组建340余支红色便民服务队,推行“上门来办+远程协办”,全天候受理、全方位服务、全要素保障高龄群众、特殊群体办事。

(三)建强一个亲民阵地。依托现有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基础和阵地资源,整合财政资金1600余万元,全覆盖改造提升12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区政务服务大厅+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分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四级便民服务网格,构建纵横贯通、功能集中的5公里范围内事项通办“服务圈”。新增服务吧台、游客吧、众享社等特色功能室,变单一政务服务空间为集家庭生活、便民休闲、集成办公、社会组织培育等为一体的多元服务空间,让服务更有温度、内容更加多样。

(四)梳理一张事项清单。组织编办、人社、医保、民政等部门,精准梳理便民服务高频事项141项,将办事指南中政府公文、法律条文转换成“我要修房子”“我要生孩子”“我要办保险”等通俗易懂的图文,编写打油诗20余首,群众看得懂、看得明,服务更亲民。

(五)编制一本办事指南。针对居住证、户籍、社保、公积金、房产交易等业务量大、手续多、耗时长等重点事项,逐项优化办事流程,编制办事指南,制作高频便民服务事项“二维码”,并转码上墙、转码成册、转码上网,方便干部群众随手“扫码”查阅、获取。

二、规范运行机制,能推广“更便民”

为确保“村能办”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功能,广元市昭化区规范了一系列制度、机制,大力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提高审批质效,实现了材料一次提交,区镇村三级共享,真正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村能办”,群众办事时间减少85%、事项办理环节减少65%、材料减免80%。

(一)建立制度“强管理”。出台《“村能办”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制度》,由镇村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压实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政审批部门跟踪指导、镇统筹执行、村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保证便民服务“有人抓、抓得牢”。

(二)多级联审“升效能”。启用“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和村(社区)电子印章,服务事项办理由原来的“受理、审查、审核、审批”四个环节减至“受理即审查、审核即审批”两个环节,全面承接划转到镇、村的政务服务事项权限,确保了行政审批的集中、高效运行。

(三)信息防线“守安全”。通过服务器本地化部署,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消息、视频会议截图等均自动生成水印,从源头杜绝信息泄露。采取云端存储,办件视频音频保存1个月、电子资料保存3个月,对“问题件”实现可追溯、可查询。

三、优化服务流程,少跑路“快便民”

昭化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下放政务服务事项来提高群众的办事效率。自“村能办”建立以来,下放村能办事项141项,其中区级100项,镇级26项,村级15项。

(一)村级初审“直接办”。针对村(社区)办理的15个事项,直接在村便民窗口办结。针对区级100项和镇级26项审批权限不在村(社区)便民窗口的,由村(社区)窗口工作人员接件,受理事项后,通过“村能办”视频,直接远程与区镇窗口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办事群众可及时了解需提交哪些资料、怎样办理、办结时限等内容,实现区镇审批的事项在村(社区)提交材料。

(二)镇级审批“立马办”。村初审后通过高倍扫描仪,将所需资料扫描成电子资料,并传输到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资料上传后,由镇窗口人员立马审核、签字、盖章、出证,并将证照回传到村,由村(社区)窗口人员接收后现场打印出证。

(三)区级审批“高效办”。需区级审批的,由镇、区两级视频连线办结并回传至村即刻发证;需多部门联审的,由村(社区)窗口完成资料扫描并同步提交多部门窗口“秒批秒办”。能办的仅需“稍等片刻”,确需补充资料的“现场开单”,暂不能办理的“当面说清”,需要时间办理的让群众“放心回家”。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