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365xczx.com

振兴之路
天津北辰区:开辟五条新赛道努力开创协作支援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2023-04-27 03:44:48     【字体: 】    

今年以来,天津市北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协作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市推进会议部署要求,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努力开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新局面。

开辟产业协作新赛道,促进联动发展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北辰区结对5个县区,分别是东西部协作甘肃华池县、正宁县,对口支援昌都丁青县,对口合作长春九台区,对口帮扶承德兴隆县。这些结对地区所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不仅彼此互补,而且与其他兄弟地区存在协作空间。为此,北辰区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开展园区招商,围绕实现“一县一园”,依托参与全市“津陇共振兴”“藏东明珠·魅力昌都”宣传推介等品牌活动招商,持续加强产业园区载体建设统筹规划和提档升级,通过各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等,引导企业入驻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开展特色产业招商,依托华池菌菇、正宁菜果等地方特色种养产业招商,依托结对地区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招商,共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助力结对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开辟绿色发展新赛道,带动脱贫户增收

针对华池、正宁两县年降雨量少、风沙大、干旱严重等实际情况,北辰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栽植油松、沙棘、红枫、国槐等生态林8000余亩,使两地森林覆盖率分别增至35.1%和48.96%,有效减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今年北辰区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把生态林建设转化为农民增收成效的发展新模式,让脱贫户真正享受到生态林带来的“福利”。首先是依托生态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生态林拓展蜜蜂、鸡等养殖产业,通过生产无公害蜂蜜、鸡肉、鸡蛋等农特产品,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其次是依托生态林建设维护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通过退耕还林补助使脱贫户获得政策收入;通过引导参与苗林培育栽植,使脱贫户获得劳务收入;通过选聘脱贫户作为生态护林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开辟人才支援新赛道,实现“鱼渔兼授”

从观念上打破人才支援就是教师、医生帮扶的思维定势,一方面,实现组团式教育卫生帮扶的新拓展,在教育上由全学科向课内课外并重拓展,选派骨干教师组成“全学科”教学团队,投资建设科技教室,开设“中国龙”动力航模手工课,邀请师生代表来津参加“红色夏令营”等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医疗上从硬件投入向软硬件并重拓展,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与当地骨干医师结为师徒,坚持手把手带、面对面教,举办各类讲座,指导开展新服务、掌握新技术。另一方面,开辟新的人才支援领域。围绕园区共建,从北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选派招商经验丰富的专技人才,围绕园区规划建设、市政配套工程、电子商务开发等业务开展组团帮扶,激发产业园区新活力。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动北辰区“五星村”双街村、韩家墅村、赵庄村与甘肃华池村镇“结对子”,选派年轻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到示范村任职,增进双方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干部培养交流、促进就业等方面互融互通。
开辟消费帮扶新赛道,完善市场机制

在充分运用以往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推动创新:一是拓展消费帮扶出口。大力推动新疆和田优品进津展示销售,丰富百姓餐桌;支持“津甘共建食用菌产业园”入驻企业向日本、加拿大出口香菇“航海”创汇,继去年助推华池县实现对外贸易“零”突破之后,力争今年实现新提升;依托民航公司“展翅翱翔”空中展销,与春秋航空接续打造助农主题航班,采取乘客品尝体验、乘务员讲解、航空客舱代售等方式,将各结对地区的特色产品输送至航空供应链上,打造航空助农新模式。二是拓展网上推介渠道。推动更多结对地区特色产品经销商入驻天津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扩大帮扶产品销售点;面向结对地区组织消费帮扶直播带货培训班,计划首期培训20名优秀电商直播营销人才,打造一支能力过硬的销售团队,赋能乡村振兴,不断助力消费帮扶提档升级。
开辟交往交流交融新赛道,加强民族团结

一是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开展结对地区之间横向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组织丁青县学生、医护人员、乡村振兴干部和先进模范代表等赴甘肃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学校等红色基地开展教育参观活动,深化交流互动,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围绕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扩大“三交”范围,今年将实现向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扩展。三是围绕重点工作领域,定期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与结对地区示范村党员干部开展交流对接活动,通过互访互学,促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动结对支援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继续加强配套完善“五小工程”,强化结对地区民生保障;组织区优秀大中型企业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促进结对地区在津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