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桦南紫苏产业园,紫苏在不同生产线上“化身”为数十种产品,成为拉动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紫苏全身都是宝”。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紫苏可食用、可入药、可榨油,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较大经济价值。
每年盛夏,在桦南县驼腰子镇,总能见到大片生机勃勃的紫苏田。在“黄金黑土带”和适宜气候的“加持”下,紫苏在当地长势好、品质高。
据统计,桦南县现有紫苏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居黑龙江省首位,紫苏种植户常年保持在约1000户,年产紫苏籽约80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30%。
桦南县农业农村局药材办负责人秦志民介绍,桦南县自1953年起开始人工种植紫苏,被称为“中国紫苏之乡”。桦南县已打造出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销售、进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目前,占地约22万平方米的桦南紫苏产业园,已发展紫苏生产加工企业6个,紫苏加工转化率可达45%,年可生产紫苏油500吨、紫苏蜂蜜500吨、紫苏鸡蛋1000万枚、精选紫苏籽5000吨,全产业链产值可达3.5亿元。桦南县将继续做好紫苏深加工这篇文章,把紫苏产业做精做优,加快推动紫苏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紫苏经济”。
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