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365xczx.com

振兴之路
以巡促改小青梅“聚”起大产业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2023-09-04 10:22:12     【字体: 】    

“青梅种植,不能太密集,每亩30颗最宜,树冠不能过高,这样果子才能长得最佳”,8月30日上午,在歙县乡村振兴局牵头下,一场关于青梅产业发展的座谈会在森村乡皋径村委会如火如荼,北岸镇瞻淇村村书记汪羲华在座谈会上毫无保留地分享着青梅种植经验。

2018年、2019年森村乡皋径村连续两年通过扶贫项目资金建成青梅基地158亩,经过5年的生长,2022年开始挂果,但受冰雹天气影响,颗粒无收。2023年因缺少管护经验和销售渠道,青梅产量不足8000斤,面对每年每亩400元-500元不等的土地流转费,近万元的管护费,皋径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忧心如焚,青梅产业发展何去何从成为当务之急。

与皋径村截然不同,北岸镇瞻淇村2022年争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成一期180亩青梅基地,通过对接芜湖溜溜果园集团,签订了长期青梅收购协议,形成了企业预下订单、农户按单种植、政府服务指导、强村公司收购销售的运作模式,一头连着企业车间,一头延伸到田间地头。加上科学的种植和管护模式,实现青梅产业稳步发展,2023年基地青梅产量达4万余斤,收入8万余元,小青梅成了致富果。

在得知皋径村青梅产业发展困境时,歙县乡村振兴局迅速摸清全县青梅产业发展现状,探索青梅产业抱团发展机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在乡村振兴局牵头下,多次与瞻淇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成员赴皋径村青梅基地,为皋径村理清了“科学管护+林下经济+旅游观光+资源共享”的青梅产业发展思路,可让皋径村青梅产量实现逐年爬坡,预计在一年内实现青梅产量4万斤。同时,共享溜溜果园集团销售渠道,解除后顾之忧,让小青梅可以“聚”成大产业。

今年以来,歙县乡村振兴局坚持以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聚焦“产业发展项目风险防范机制不全、资产闲置和效益发挥不明显”问题,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理清闲置资产,建立台账,盘活资产,探索大产业链发展,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不断促进资产效益发挥最大化和产业聚集化。下一步,县乡村振兴局将继续通过衔接资金赋能,不断探索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乡村振兴局 )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