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援建项目—清水县村级光伏电站
河北区与清水县庆国庆东西部协作惠民演出
河北区支教老师在玛曲为当地学生辅导功课
河北区援派医疗专家正在进行教学查房
河北区对口帮扶清水县家政服务培训班
自2017年“携手奔小康”行动开展以来,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河北区积极推动与甘肃省清水县、玛曲县之间在乡村特色经济、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消费帮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根据清水、玛曲两地的现实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服务。
2021年,河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有限无限相结合,各项帮扶举措全面持续加力。于第一时间完成领导小组更名,明确13个专项工作牵头单位和57个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等各类文件,完善区级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三级联络网,加大协调推动力度,助力结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接待清水县、玛曲县党政代表团来区考察3次,区领导带队赴结对县调研对接1次,召开全区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项工作推动部署会、专题培训会等各类会议10余次,部署推动全年重点工作;共为结对县拨付市区两级财政援助资金7885万元人民币,支援两县51个项目建设;捐赠社会帮扶款物折合1027万元;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4家,实际到位投资额2124万,带动3147名农村人口受益;完成消费帮扶金额9150万元;累计帮助75名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津就业,163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和318名农村劳动力省内就近就业。
帮扶产业发展 带动群众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效脱贫,根在产业造血。在产业合作上,河北区倾注了大量精力和财政资金支持结对地区建设村级光伏电站、食用菌产业示范园等项目。立足结对地区资源禀赋和县域特点,五年来,为清水、玛曲两县引进东部企业18家,投资额8763万元,带动10591名农村人口增收,有效弥补了结对地区产业发展短板,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我从小的愿望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带着家人在广袤的草原上欣赏日出日落,现在不仅通过自己的工作收入买了汽车,还有能力为正在上大学的妹妹交了学费。”今年25岁的老藏加参是甘肃省玛曲县土生土长的藏族青年,从学校毕业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在家以畜牧为生,一家五口人每年的收入只有三万多元人民币。2018年老藏加参经过培训顺利进入玛曲县欧拉镇扶贫产业园工作,现在自己每年的收入将近7万元,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让老藏加参一家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据了解,欧拉镇扶贫产业园区成立于2017年,是河北区东西部协作对口甘肃省玛曲的重点帮建项目。整个园区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天津帮扶资金400万元。园区的建成,解决贫困户劳动力500人就业,大中专毕业生45人。另外,园区企业与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连续3年,户均增收3000元。
“经过近几年发展,目前园区已形成了牛绒及羊毛加工、石料加工、藏香制造、唐卡绘制于一体的藏族特色产业园,已入驻刺木咖布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利众唐卡艺术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4家,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玛曲县欧拉镇相关负责人闹吾群培表示。
近期,河北区组织清水县政府与天津市农科院签署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在食用菌产业等领域的关键和重大技术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清水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清水县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县产业提质增效,群众稳定增收。
搭建就业平台 助力精准扶贫
“在老家的那些年是真的苦,每年只能靠种地为生,每个月也挣不到几个钱,家里的小孩还要上学,各种生活开支压得人喘不过气。”43岁的郭贵荣是甘肃省清水县的一名困难户,在来津就业前,郭贵荣的月收入基本为零,说起当年的家庭困境,郭贵荣无力地轻声感慨。据了解,在甘肃省清水县,像郭贵荣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个例,想出去打工,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人口文化程度差、技能水平低、就业竞争力弱,是当地一部分居民就业的“绊脚石”。
河北区驻清水县劳务联络工作站作为就业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将我市企业用工需求与清水县劳动力就业需求精准对接,筛选工资待遇好、适应程度高的岗位,组织企业赴清水县现场招聘,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发布就业精准扶贫岗位信息,宣传就业扶贫政策,鼓励清水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来津就业创业。
“你愿不愿意出来打工?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河北区驻清水县劳务工作站专门设立了用于交流洽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市场,借助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定期推送工作岗位,打破了地域距离限制,让劳动力进行自我就业选择,结合劳动力就业意愿和个人特长进行人岗精确匹配,积极动员和组织有意向劳动力定点输出就业。
郭贵荣在河北区与清水县搭建的劳务就业对接平台的帮助下,经过14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顺利来到天津工作。“我现在在一家餐厅从事服务员工作,虽然辛苦,但每个月已经能拿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了!”提到对未来的憧憬,郭贵荣说:“生活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了,以后一定要让我的孩子读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近年来,河北区通过建立劳务工作站,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发放稳岗补贴,促进创新创业,在结对地区脱贫群众心中埋下了“主动干、大胆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种子,有效提升了脱贫户的就业意愿和增收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以河北区驻县劳务联络工作站作为就业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专门设立用于交流洽谈的人力资源市场,市场内配置远程视频招聘平台、招工信息电子发布,同时在结对县举办专场招聘会,借助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定期推送工作岗位,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信息收集、组织输送、后期追踪的一条龙服务。今年以来,共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提供106家企业3752个岗位。另外,积极走访驻区企业宣讲吸纳西部劳动力就业政策和疫情期间就业政策,落实包车补贴、线上培训、稳岗补贴等政策,有计划、有目标开展劳务输转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帮助结对县劳动力实现来津就业75人,省内就近就业825人,到其他地区就业1630人。
扶智与扶志并重 激发脱贫内生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在东西部协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朝着共同富裕勇毅前行的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河北区在人才支援方面,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选拔标准,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精、本领强的优秀干部人才到受援地执行帮扶任务。五年来,按照结对县实际需求,累计选派教育、卫生、人力社保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212人赴结对县开展支援,通过宣讲带教等方式培训党政干部、专技人才9971人次,有力带动当地人才梯队建设。
在教育帮扶方面,选派骨干教师把河北区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优良作风带到受援地区,促进民族团结交融。积极搭建网络“扶智”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河北区与清水县、玛曲县三地教师、教研员同步跨省联合教研。借助河北区职业教育的特有优势设立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水分院,推动清水县职业教育整体上水平。
在选派援甘的专业技术人才当中,天津市美术中学教师魏民便是其中的一员。继2002年甘肃天水市清水县援甘和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师援疆后,2019年秋,魏民第三次响应祖国号召奔赴河北区对口帮扶的玛曲县学校支教,克服3000多米的高原反应,一呆就是3年。他的事迹感动着身边最亲近的人,魏老师的爱人也积极关注藏区的教育状况,主动申请到藏族孩子们需要的地方去做一些“更富挑战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于2021年秋季到玛曲支教。
支教期间,魏民时刻提醒自己以促进东西部交流、维护民族团结、提高偏远地区教育教学水平为使命,积极在当地开展汉语教学,推动当地藏族学生学好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辛勤的耕耘和付出让他赢得了藏族学生们的赞许和喜爱。
不仅如此,河北区还多次派出医疗专家团队赴两县开展“组团式”帮扶,通过“互联网+智慧医疗”信息技术,为清水县人民医院、玛曲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在受援地区患者远程享受河北区域内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疗专家服务的同时,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集全区卫健系统精锐力量帮助清水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迁建并顺利开诊,提升受援县医疗发展水平。
目前,河北区打造的多家线下消费扶贫馆当中,来自清水、玛曲两地的牛肉干、苹果、果汁等特色农产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河北区还积极鼓励企业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大力推进消费帮扶服务平台使用,畅通产销对接链条,不断拓宽受援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协助解决稳定销售、滞销卖难问题。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消费帮扶产品销售进行满意度测评,探索完善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助力受援地区特色产业打开销路、创出品牌、占领市场。今年以来,累计购销结对县农特产品9150万元,薄皮核桃、花牛苹果、清水半夏等当地特产走入了更多家庭,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河北区通过为清水县编制县域旅游规划,邀请两县参加“津洽会”“美丽河北”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量身定制扶贫旅游线路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推介当地文旅资源,扩大两县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化惠民,艺术传情,今年国庆前夕,河北区与清水县分别在清水县轩辕广场、轩辕大剧院共同举办了庆国庆东西部协作文艺惠民演出──德云社相声专场义演活动。两场演出线下观看人数合计5800人,线上观看人数合计140余万人。直播间观众频频互动点赞留言,现场精彩纷呈,气氛热烈,掌声、喝彩声、叫好声不断,一次次把演出推向高潮。“真的非常精彩,希望他们以后经常来。”“希望这样的惠民演出能够经常看到”…… 不少观众看了演出后意犹未尽。演出间隙,德云社(天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还带领演职人员深入清水县东关社区开展党建引领结对帮扶社区慰问活动。此次活动是河北区委、区政府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具体行动,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观念互通,也表达了两地携手共赴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今年10月,河北区组织开展了“河北区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成就展”。此次成就展作为河北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图片,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示了河北区与甘肃省清水县、玛曲县在合作、交流、共享、共赢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新变化、新成果、新成就。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河北区将与清水、玛曲县一道,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开拓创新、携手奋进,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树立新坐标、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通讯员 蒋丽莉 寇益 杨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