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365xczx.com

交流合作
坚守战略本位 服务乡村振兴
来源:农民日报     2023-01-03 12:00:00     【字体: 】    

  作为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国家赋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的使命和责任,也是邮储银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的战略抉择。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监管部门及总部要求,扎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22年11月底,涉农贷款余额747亿元,净增48亿元,1-11月服务11.2万户农业主体投放贷款231亿元,多次获得主流媒体报道,为湖北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出“邮储力量”。 

  着力优化组织架构,搭建服务乡村振兴新体系

  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通过分层搭建乡村振兴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乡村振兴服务机制。

  一是把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放在经营管理的突出位置,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并纳入党委主体责任考核、纪委监督重点工作事项及各级经营绩效考核。

  二是省市县三个层级成立支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设立乡村振兴及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组织推进,在三农金融事业部基础上组建乡村振兴金融部,实行垂直化的事业部制管理,落实省分行抓总、二分推进、县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三是成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抽调专人联合开展项目推进、产品开发、流程优化、业务指导等工作,共同做好乡村振兴服务支撑。

  四是按照“事权上收、经营下沉”的原则,推进职能扁平化和流程优化,区分省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经营重点,打造“运营型、经营型、支撑型”省分行,将专业性较强的职能上收省分行,强化头部营销能力,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着力强化人才保障,注入服务乡村振兴新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积极探索,通过重点培育各类人才梯队,实施“星火计划”,推动人才向县域和基层机构倾斜,在职级晋升和薪酬激励政策上对县域机构员工倾斜,让乡村振兴有了坚强的人才基础。

  一是增配县域客户经理400人,总人数达到1400余人,并优先增配三农信贷客户经理158人至740人,覆盖县域并辐射乡镇。

  二是从省分行本部、市州行机关选拔百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市支行经营一线,专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三是优选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145名干部,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到重点帮扶村驻村帮扶,为乡村振兴大业注入一汪“活水”。

  着力推进示范打样,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标杆

  县域是邮储银行的大本营和根据地,通过建设县域示范区,形成可总结、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探索有效途径。

  一是结合地方金融管理局共建示范区、湖北银保监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确定沙洋、京山、蕲春、黄梅等重点县域为乡村振兴共建示范区,加大政银保合作、信用村建设、“产业+项目”开发等工作力度,探索数据对接、产品创新等突破口,打造示范标杆并全省推广。

  二是推进县域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快县域网点转型升级,优化网点布局,加强网点人员队伍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和硬件功能,推动系统设备智能化改造,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特色网点。

  三是开展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行动,加强与商超便利、餐饮市场等合作,积极将金融服务嵌入农户日常消费场景,并匹配以各类权益产品。抓好县域公共服务、政务管理智能化发展契机,推广县域及以下地区水、电、燃气、供暖等公共缴费项目,推进农村缴费便利化。

  着力聚焦重点产业,开辟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围绕湖北农产品“十大千(百)亿产业链”,大力推进三大项目,持续抓好“产业+项目”推进创新开发。

  一是“粮食行业+中储粮项目”服务粮食安全。作为优质稻米产业链金融链长单位,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深化与中储粮、中粮、中化农业、湖北农发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以“粮食行业+中储粮项目”为抓手,名单制营销产业链条上下游,“楚粮贷”“虾稻贷”助力稳定粮食种植,“粮食收购贷”“经销贷”服务批零等民生行业,累计投放超60亿元。

  二是“地标产业+信用村项目”服务特色产业。围绕全省优秀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大区域产品创新力度,推出荆州“虾稻贷”“水产贷”,潜江“小龙虾贷”,随州、十堰“香菇贷”,恩施“硒茶贷”“药材贷”“茶叶贷”“箬叶贷”,宜昌“畜牧贷”“柑橘贷”“橙信贷”,黄冈“助艾贷”等50个系列地标贷款产品,累计放款56亿元。

  三是“美丽乡村+冷链项目”服务基础建设。紧跟国家和地方政策导向,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村、户延伸,围绕农村“水电气暖路”等基建需求,推出冷链仓储建设贷等新产品,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在黄冈、恩施、随州、襄阳多地推进风能绿色发电建设,累计投入项目融资贷款25亿元。推进冷链仓储建设项目,累计对接推荐申报客户2714户,对接率100%,实现放款3.3亿元,有力支持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

  着力强化平台联动,打造涉农主体服务新模式

  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

  一是邮银协同促惠农合作项目服务。充分发挥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独特优势,强化与省邮政公司协同合作,沿着“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相结合的双向流通渠道,推进惠农合作项目,围绕“村、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个体店”五类客群,邮银共建信用村,共同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客户,打造惠农服务新生态。

  二是政银联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活动,抓好“农业十大产业链链长制”模式,推进“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如新农信贷直通车项目是农业农村部在2021年5月推进,选定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为湖北首家试点银行,累计线上申报客户6909户、59.7亿元,实现放款17.6亿元,申报量保持全国前列,被媒体多方位报道。

  三是推进新型“银担”平台服务涉农主体。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组织推动,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部门持续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做大做强政银担合作平台,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流程。在县域市场深化与地方政府和省农担公司的三方合作,主推“再就业+新农快贷”的优势产品组合,发挥“新农快贷”的产品流程优势,提升服务效率。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上,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定位,只争朝夕谋发展,实干笃行再出发,聚焦乡村振兴新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源头活水,为湖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助力。

  着力加快科技赋能,激发服务乡村振兴新势能

  持续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与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信息化建设,线上、线下结合采集信用村、信用户信息,做好行政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等农村客群的精准画像,健全主动授信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客户分层分类管理、主动授信,加快线上信用户贷款投放。目前已建成1.91万个信用村,评定信用户47.3万户,主动授信110亿元,实现主要村域的广覆盖。

  二是推进农村大数据开发体系。深化与省农业农村厅、经管局合作,对接农业大数据,建成自主开发的三农贷款前置系统,开展“数字乡村”开发工作,围绕农业补贴、农机作业数据、农业成本、土地承包信息等进行综合采集,为做好信用类、非规范抵质押的信贷投放积累数据资源。

  三是推进线上服务模式优化。重点围绕县域、涉农等纳税AB级、科技型、出口型、政府供应商、首贷户、融资难融资贵信用培植客户等小微企业,以线上小微易贷为主,加大授信1000万元以下普惠客户拓展。同时,积极创新运用地方农业农村大数据线上服务模式,实现线上产品本地化、特色化发展。

  下一步,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继续坚守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以信用村建设切入农村市场,以产业链开发为脉络,持续构建数字化转型、平台渠道、风险管控三大体系,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努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荆楚三农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唐华建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