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湘西州乡村振兴局深入思考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做实“早、实、增、效”四字文章,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高质量推进一季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围绕“早”字做文章,系统谋划抓落实
早谋划。抓早动快,聚焦中央、省考核指标及上级工作任务,一开年,就迅速召开全州乡村振兴系统业务培训暨局长会议,印发2023年乡村振兴系统工作质量评价方案和2023年度工作要点,按照任务、责任、进度“三个清单”,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价”工作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县市工作落实及进度情况,实现按周保月、按月保季、按季保年。
早提示。推行“月提示”工作法,对照有效衔接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于每月初以清单形式向各县市发布《次月工作提示表》,提出重点工作任务,细化目标要求,明确完成时限,各县市收到工作提示后,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各自实际,对本月工作进行分解细化,抓好组织实施。
月通报。每月进行核查抽查,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档案资料、电话抽查、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各县市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形成“问题清单”“工作提示”,及时反馈县市进行对标整改,推动月度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同时,每月底前对县市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形成通报,对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点名,分析研究面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整改要求,推动工作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围绕“实”字做文章,慎终如始守底线
抓实监测帮扶。进一步规范对象监测识别、分类精准帮扶、风险稳定消除三大环节,用好防返贫监测帮扶管理平台,坚持常态化排查、部门信息数据筛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抓好动态监测。一季度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全州共新识别监测对象518户1786人,风险消除531户1964人。深入开展精准帮扶,引导结对帮扶(联系)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措施清单中选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制定“套餐式”帮扶计划或巩固提升计划,一季度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6个,高于全省水平。
兜住防返贫底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发挥全州防返贫致贫专项救助基金作用,今年来已落实到位资金3877万元,已发放146.7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70户477人。
医保参保全覆盖。采取“四个一”工作法织密织实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参保网,确保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参保无遗漏,下发4期《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情况通报》,对8县市进行实时通报排名,截止医保征缴到期前,全州66.5万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均实现100%参保。
围绕“增”字做文章,产业就业双提升
发展庭院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的重要渠道,鼓励其通过发展庭院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生活生产服务等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小庭院,大收益”。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预计带动全州2万以上农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不低于17500户)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同时注重示范引领抓典型,明确重点打造100个庭院经济重点村。
抓好稳岗就业提升增收效能。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延续政策支持、健全帮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大力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实现稳岗就业稳中有升。截止3月底,全州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29.63万人,提前完成了省定任务数。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公益性岗位就业2.49万人,创办就业帮扶车间328家,吸纳了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6151人,较去年均实现了稳中有升。同时,高质量推进“雨露计划”,对2022年雨露计划实施项目进行系统录入,4.46万名受益人已全部录入。
围绕“效”字做文章,乡村建设强推进
瞄准“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统筹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效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建机制,结合全州实际,印发《湘西州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推进机制》,乡村建设工作由州委农办统筹协调、州乡村振兴局具体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委农办、州发改委等14家部门齐抓共促、各司其职。二是理清单,对12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梳理32个69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等指标,形成了2023年乡村建设工作任务清单。三是重采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工作,全州8县市共采集录入行政村数量1797个,农户总数60.58万户,其中有乡村建设任务的行政村1702个,农户59.77万户。四是抓改厕,将改厕任务落实到户并开始实施,截止3月底,全州完成改厕任务747座。(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乡村振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