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萧县龙城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三农”工作,持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更聚“人气”。
建好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推进乡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乡镇振兴,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利用今年乡镇换届的契机,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选派优秀干部队,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支撑,凝聚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最大最好的“战绩”。一是强化“书记”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统筹谋划好全镇乡村振兴任务,按照“整体衡量、逐户过筛、分类指导、弥补不足”原则,健全引才聚智的政策和机制,吸引基层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帮扶”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认真抓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带领脱贫户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强化作风建设。镇党委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牢固树立务实作风,确保党中央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农村落地生根、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大文章。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的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必须做好产业发展的大文章。镇党委秉承“发展特色农业不能只关注特色农产品生产,还应关注产业关联性和地域聚集性”的发展思路,侧重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导向,突出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特色产业从生产环节向前后链条延伸,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无缝衔接,种养加销一体的产业链条。龙城镇充分运用“延长农产品深加工,拓宽产销链条”市场化手段,提高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达到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返贫风险的目的。一是围绕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着手,不断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二是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顺应“互联网+”趋势,深入挖掘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