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下旬,甘肃省陇南市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来新的挑战。陇南全市上下“逆势而上”,化“危”为机,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实现“农户无缝对接”和“供求无缝对接”,确保不因疫情防控影响脱贫成果巩固。
开辟“绿色通道”
受疫情交通管制和寒潮天气影响,部分县区蔬菜、肉蛋生鲜产品滞销。陇南电商平台“八县一区”运营公司积极行动,派遣采购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产品生长及滞销情况。他们与种植养殖农户、合作社签订产品收购协议或达成口头约定,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给受疫情影响的广大种植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陇南电商平台与乡(镇)政府、农业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对即将成熟或采摘的农产品进行线上预售。随即,宕昌的牛羊肉、武都的土豆和大米、徽县的生姜、文县的花菜等100余款当地产品上架陇南电商平台,以供货价让利销售,为滞销农产品开辟了一条线上销售“绿色通道”。
甘肃省陇南电商平台宕昌端疫情期间撑起县城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图为配送员手握大量订单,挨家挨户配送物资。
截至2021年11月14日,陇南市同城配送紧急上架米面粮油、肉蛋果蔬等刚需物资2000余款8900余吨,累计配送70.77万单6700余吨。全市同城配送紧急服务178.29万人次,帮助1000多户种植养殖农户解决了生鲜产品滞销难题,取得战“疫”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双赢的良好效果。
开展“让利活动”
为确保广大市民能及时吃上本地新鲜蔬菜,陇南电商平台建立“农户+平台+配送”信息联动机制。该平台每天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向农户下达采购订单,采购人员上门采购,平台上架销售,实现产销一体,保证每天上架蔬菜肉蛋新鲜如初。
平台企业也积极开展营销活动。“10斤土豆1元,5斤大白菜3.9元,5袋挂面4.5元……”一系列超大幅度的让利活动,不仅加速销售了滞销农产品,也让居家群众感受到陇南电商的温暖。其间,陇南市商务局、电商局还筹措资金100余万元,支持“双11”“双12”全网大促活动,发放优惠券、消费券和“以奖代补”资金,支持陇南电商平台发放新人券、配送券,助力疫情期间生活物资配送,奖补市场主体,补贴消费者,拉动社会消费。
甘肃省陇南电商平台西和端销售西和县大桥镇锅坝村滞销大白菜近30万斤。
开通“出村进城”
陇南市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期间建立的1.4万多个合作社作用,成效明显。宕昌县依托“宕昌模式”,通过协调各个乡镇组织村办合作社积极发力,让官亭镇村办合作社的散养鸡、何家堡村办合作社的香菇、南阳镇村办合作社的土猪肉等各类农产品持续“出村进城”。截至2021年11月10日,仅宕昌县各乡镇就向县城输送农特产品共计14万多斤,总金额53.28万元。
为了让“出村进城”的渠道更加通畅,宕昌县、成县紧急启用新建同城配送中心;礼县建成近650平方米的陇南电商乡村配送调度中心;徽县为213个村级服务点配备公益性岗位,激活村级服务点,下沉服务市场,各个县积极发力,加快了农产品“出村进城”和生活物资供应双向流通。
开拓“互联网+”
近期,陇南电商平台经受住了用户和订单量急剧增长考验,完善、优化了运营机制,增强了企业的服务意识。该平台也从单一的微信小程序商城升级为微信小程序、H5网页、APP三端同步运营的综合应用平台,现已具备开展直播电商、社区电商、中央厨房等多种新型业态的能力。
“平台自2020年7月25日正式上线以来,发展会员19.6万人,上架各类产品2300余款,累计成交30.7万单8.01亿元,其中2021年成交18.98万单6.35亿元。”据陇南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386家网货供应企业建立供销关系,与23家仓储快递企业建立配送服务关系,常态化开展平台促销营销活动达107次。2021年10月,经二次技术开发,陇南电商平台已升级为微信小程序、H5、APP三端综合应用的自建商城。
实践表明,陇南电商平台疫情期间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群众物资所需和本地生鲜产品销售难题。同时,该平台也解决了上班族没有时间“线下购物”的困扰,以及老人购买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提不起”“拿不动”“怕受骗”等问题,有力践行“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这一民生之举。
“陇南电商同城配送的发展将加速实现电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乃至全省差异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互联网+’综合应用发展。同城配送的开展,建立起了市场与产业、市场与产品、市场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助农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将有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陇南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黄顺对电商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前景信心满满。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乡村振兴局)